【教学中心】关于2025年度“大国三农”系列规划教材建设立项通知 | |||||||
|
|||||||
各位老师: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有关部署和国家教材委员会、教育部有关要求,推进我校牵头的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(高等学校农学教材研究)建设,全面提升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,提升教材育人实效,经研究决定,现启动2025年度“大国三农”系列规划教材建设立项工作。相关事宜通知如下: 一、立项思路与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本年度教材立项秉承“依托专业、学院统筹、分系列分期”的建设思路,支持新编和修订优质传统纸质教材,鼓励编写数字教材,鼓励开展教材研究。 2025年,学校提供专项经费,开展教材建设的“5+1”行动,即支持5个专业打造教材体系,支持1系列通识类与公共基础课程类教材建设。 二、立项原则 1. 突出优势、锤炼精品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,科学规划教材体系,组建高水平教材编写队伍,注重教材建设对课程建设、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。巩固一流学科、一流专业的发展优势,培育一批具有典范性、权威性、创新性的经典传承教材。围绕大课制改革(含大类平台课与专业大课)、核心课程建设等,打造一批体现国内国际学术前沿进展,内容新、水平高、实用性强的优质教材。支持专业结合发展抢抓机遇,突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,围绕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和填补专业空白建设一批特色、紧缺教材。 2.数字赋能、一流引领 凸显数字赋能,创新教材形式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,整合优质资源,深化教材研究与开发,建设一批具有引领性、适应性和示范性的数字教材。依托数字教材建设,保留传统教材的属性与功能基础上,借助云平台和大数据,不断丰富教材中的音视频、动画、图谱等富媒体资源,逐步打造融合讲解、分享、考核等功能的立体化交互教材,将笔记、百科、朗读、字典等辅助功能与学习场景无缝融合,实现笔记社交,实现与课程教学的一体化推进。 三、建设要求 1. 各学院以专业为单位整体规划,明确建设思路、突出建设重点,鼓励建设数字教材,兼顾纸质教材,遴选并推荐系列教材建设清单(最多5本,包括新编与修订教材)。 2.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申报工作,积极动员校内知名专家、学术领军人物、学科带头人、教学名师、优秀教师等高水平人才组建结构合理的编写团队,保障教材建设质量。鼓励在保障学校编写教材主责主导地位的前提下,吸纳校外高水平人员参与教材编写。 3. 编写团队应全流程、全链条将教材研究融入教材建设之中,确保教材编写工作的高质量推进。系统梳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势与不足,明确自身教材编写的定位与特色。鼓励各编写团队、教师撰写并发表教材研究相关论文、申请学校相关教材研究项目。 4. 原则上,近年立项建设的教材不在此次申报范围内(参照附件1)。 5. 为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材品牌,获批立项的系列教材出版时须在封面添加Logo并标注以下字样:“大国三农”系列规划教材。Logo如附件2所示。 四、申报和评审流程 1. 专业教材申报须以专业为单位,由专业负责人填写《专业篇-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度“大国三农”系列规划教材建设立项申报书》(附件3),明确系列教材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,确定系列规划教材申报清单。所有专业均可申报,每个专业申报立项教材数量不超过5本。 2. 专业教材申报清单上的每本教材均需填写《教材篇-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度 “大国三农”系列规划教材建设立项申报书》(附件4)。 3. 通识类及公共基础课程类教材申报由教材主编填写《教材篇-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度 “大国三农”系列规划教材建设立项申报书》(附件4)。 4. 各学院做好教材建设的指导、审核与推荐工作。院内多于一个专业申报的须做好专业推荐排序。 5. 有意向的老师请于6月19日前将立项申报书(附件4)发送至 wuxiaolan@cau.edu.cn,学院组织评审后统一上报学校。 6.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,获批立项的教材建设将给予相应经费支持。教材立项后不得随意更改书名和主编。教材主编团队须认真履行建设职责,做好教材建设计划,按时推进教材建设进度,于2027年9月1日前完成出版。
学院工作联系人:吴晓岚 62731034 wuxiaolan @cau.edu.cn
附件:
|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 |